
紫檀雕西番蓮紋半圓桌
文章來源:北京世紀宣和中式古典家具技術研究院信息中心 更新時間:2017-08-31 收藏此頁
【清中期 紫檀雕西番蓮紋半圓桌】
面徑134厘米,高87厘米
紫檀木制,面呈半圓形。邊沿葵花式,起攔水線。面下有束腰,鑲絳環板。束腰下有托腮,牙條肥厚,牙條及腿足上浮雕西番蓮紋。腿足拱肩下向內雕如意云紋,做出腿足形式。云紋之下收細至足端,又雕出外翻的如意頭式足。托泥做出與面沿隨形的曲線,下襯龜腳。此桌兩件成對,用于室內對稱陳設。
紫檀木制,面呈半圓形。邊沿葵花式,起攔水線。面下有束腰,鑲絳環板。束腰下有托腮,牙條肥厚,牙條及腿足上浮雕西番蓮紋。腿足拱肩下向內雕如意云紋,做出腿足形式。云紋之下收細至足端,又雕出外翻的如意頭式足。托泥做出與面沿隨形的曲線,下襯龜腳。此桌兩件成對,用于室內對稱陳設。

清中期紫檀雕西番蓮紋玄關半圓桌頌
通體俶靈盡紫檀,綺紋生動巧盤旋;
深知月滿還神隱,只傍玄關一半圓。
通體俶靈盡紫檀,綺紋生動巧盤旋;
深知月滿還神隱,只傍玄關一半圓。
名稱解釋
面呈半圓形的桌子稱為半圓桌。在中國古代,半圓桌通常置于廳堂外門,也就是居室入口處的玄關,所以稱之為玄關半圓桌。此款玄關半圓桌為清中期制品,所用之材都是千年以上的紫檀老料,且以西番蓮紋為主要飾紋,故尊其為清中期紫檀雕西番蓮紋玄關半圓桌。
歷史淵源
玄關,源于春秋時的道教始祖老子(李耳,李伯陽,老聃,公元前571年一公元前471年)《道德經》中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敝傅澜虄葻捴械囊粋€突破口,道教內煉首先突破方能進入正式境界,后來用在室內建筑名稱上,意指通過此過道才算進入正室。玄關之意由此而來。在中式民宅中,玄關又稱為影壁、照壁等,是住宅推門而進的第一道風景。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禮儀,講究含蓄內斂,有一種“藏”的精神。面呈半圓形的半圓桌即有圓和美滿之意,又有隱蔽含蓄之妙。日積月累不斷完善,置于玄關處的玄關半圓桌在中式古典家具中脫穎而出,倍受文人雅士和達官顯貴推崇。明清時,玄關半圓桌躋身皇宮,成為宮廷諸多玄關處不可或缺的美妙風景。
文化內涵
“深知月滿還神隱,只傍玄關一半圓?!弊咸吹裎鞣徏y玄關半圓桌,婉如得道高人,深知月亮圓滿而神隱、虧缺又圓滿的奧妙,只將半圓呈現在人們眼前,而將圓和美滿的另一半隱于無形。玄關半圓桌置于玄關之處,只顯示半園桌風景,仿佛將虛無的另一半圓連同室內的一切精彩都掩藏在玄關之后,給人無限的遐想。在門與室內的交界處,玄關是一處緩沖之地,是玄妙而具體的縮影,似樂曲的前奏,若散文的序言,也是風和陽光的通道。此款玄關半圓桌,牙條、腿足上浮雕的西番蓮紋,以及腿足拱肩下向內雕的如意云紋,均含有吉祥如意的文化內涵,置于玄關,似和順吉祥的祝福,若萬事如意的贊禮,更是禮儀與溫情的序曲。
造型之美
“通體俶靈盡紫檀,綺紋生動巧盤旋?!鼻逯衅谧咸吹裎鞣徏y玄關半圓桌,通體所用之材都是千年以上的紫檀老料,其色深沉,其香清雅。面呈半圓形,邊沿葵花式,起攔水線。面下有束腰,鑲絳環板。束腰下有托腮,牙條肥厚,牙條及腿足上浮雕西番蓮紋。腿足拱肩下向內雕如意云紋,做出腿足形式。云紋之下收細至足端,又雕出外翻的如意云頭式足。托泥做出與面沿隨形的曲線,和順而又柔美。托泥之下襯龜足,生動而又神穩,寓意龜壽千年。
太和木作
“涉冬浸劇,與日俱增?!保ㄋ?呂祖謙《呂東萊集》) 經故宮家具修復專家、太和木作創始人關毅先生鑒定:此款紫檀雕西番蓮紋玄關半圓桌,是清中期乾隆嘉慶道光(公元1736一1850年)年間宮廷內務府造辦處廣木作的經典之作。歷經二百多年的歲月磨煉,其紫檀材質豐韌如初,其榫卯結構嚴密如初,其精美飾紋靈巧如初,其高貴品相完好如初,其收藏價值則與日俱增。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