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紅木《西廂記》故事炕屏
屏風,古時建筑物內部擋風用的一種家具,所謂“屏其風也”。屏風作為傳統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由來已久。屏風一般陳設于室內的顯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擋風、協調等作用。它與古典家具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渾然一體,成為中式家居裝飾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呈現出一種和諧之美、寧靜之美。

太和木作 黃花梨插屏
太和木作 千字文屏風
屏風一般陳設于室內的顯著位置,它與古典家具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呈現出一種寧靜、古樸、祥和之美。屏風融合了實用性、欣賞性于一體,既有實用價值,又是美學的一種體現,是極具中華民族傳統特色的手工藝制品。
紫檀 山水人物座屏
在古代,王侯貴族的屏風制作考究,不但用云母、水晶、琉璃燈作為基礎材料,在鑲嵌工藝上,更是使用了象牙、玉石、琺瑯、翡翠、金銀等貴重物品,真可謂“極盡奢華”。而民間屏風的制作,大多崇尚實用樸素。白居易曾作《素屏謠》:“當世豈無李陽冰篆文,張旭之筆跡,邊鸞之花鳥,張藻之松石,吾不令加一點一畫于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足以表明其對素屏風的崇尚之意。
屏風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插屏(亦稱座屏)、折屏(又稱曲屏)、掛屏、炕屏、桌屏(亦稱硯屏)。
插屏(座屏)
青白玉雕仙人祝壽紋圓插屏
座屏風由插屏和底座兩部分組成。插屏可裝可卸,用硬木作邊框,中間加屏芯。大部分屏芯多用漆雕、鑲嵌、絨繡、繪畫、刺繡、玻璃飾花等作表面裝飾。底座起穩定作用,其立柱限緊插屏,站牙穩定立柱,橫座檔承受插屏。座屏風按插屏數分為獨扇(插屏式)、三扇(山字式)和五扇等。
折屏 (曲屏)
清 紫檀嵌八寶八扇折屏
清 紫檀鑲象牙屏風
折屏在擺放時需折成鋸齒狀,又稱“圍屏”、“曲屏”。由偶數屏扇組成,可折疊。一般扇數為4、6、8扇,多至12扇。為了站立穩定,屏扇多以鋸齒形放置在地面。演講培訓圍屏由屏框和屏芯組成,也有無屏框的板狀圍屏,每扇之間用屏風鉸鏈連接。
掛 屏
清 紫檀框漆地樓閣人物詩文掛屏
清 乾隆紫檀嵌百寶掛屏
掛屏,指貼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鑲嵌在鏡框里供懸掛用的屏條。清初出現掛屏,多代替畫軸在墻壁上懸掛,成為純裝飾性的品類。它一般成對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組稱四扇屏,八扇一組稱八扇屏,也有中間掛一中堂,兩邊各掛一扇對聯的。
炕 屏

清 雍正黑漆泥金貼雞翅木玻璃炕屏
一種炕上陳設的作裝飾用的屏風。《紅樓夢》第六回:“上回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兒請一個要緊的客,借了略擺一擺就送來。”
桌屏(硯屏)
青花花卉紋硯屏
硯屏漢族傳統工藝品,屬于屏風。形制與獨扇式座屏相同,但形體較小,常置幾案上,是用作陳列、擺設的觀賞性小型屏風,故江南又稱臺屏。屏芯常見的有大理石、嵌瓷片等。置于硯端以障風塵之屏,多以玉、石、漆木為之,與立于案頭之小屏風類似。
花卉紋硯屏
屏風是中國古代居室內重要的家具、裝飾品,其形制、圖案及文字均包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既能表現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包含了人們祈福迎祥的深刻內涵。各式各樣的屏風,還凝聚著手工藝人富于創意的智慧和巧奪天工的技術。
上一篇:央視一槌定音關毅聊聊竹黃壽字盒與黃花梨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