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紅木在收藏行業掀起了一股熱潮,紅木家具更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廣受推崇。不僅在實用上倍受青睞,同時也成為了收藏家們的首要選擇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紅木家具的發展,開始思考紅木家具怎樣才能更好的繼承和發展。據此,我們采訪了太和木作的創辦人關毅先生,作為乾隆御花園故宮文物家具的修葺者,相信他可以為紅木家具的繼承與發展提出一個明確的方向。
目前,我國遺留給全世界的明清家具大約有幾萬件,絕大部分在故宮保留,古典家具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更是對當代紅木家具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關毅認為,作為一種由古傳承至今的文化,現代紅木家具必然不能同古典家具脫離。明式家具的韻味,清式家具的典雅,宮廷家具的渾厚和權利的彰顯,無不體現了古典家具或者說文物家具極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近年來古典家具的拍賣價值不斷攀高,一件家具拍賣甚至達到幾千萬,這就是當代社會對古典家具價值的最好認可。各種瑞祥圖案、表達美好的祝愿和意境;傳統的手工技藝,不僅讓我們贊嘆更要傳承且發揚光大,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內涵,通過古典家具得到了極大的保留和繼承,給我們當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和技藝的遺產!

故宮紫檀木雕花長方桌修復前整體結構

故宮紫檀木雕花長方桌修復后整體效果
據關毅介紹:太和木作專家在修復故宮文物家具的過程中,對各種宮廷家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對宮廷家具完美的造型和各種傳統工藝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宮廷家具作為中國古典家具登峰造極的產物,顯示了皇權,融入了古代人民最高的智慧。當時全國頂級的工匠為宮廷制作家具,全國的工藝水準為皇權服務,造就出來的宮廷家具,在造型和工藝上是絕對的巔峰。關毅表示,我們在修復和學習中,感嘆古人的智慧,更要把這些優秀的知識保留和傳承,為當代的紅木家具發展,奠定基礎。

故宮紫檀木雕花寶座修復前整體照片
當然,古典家具在明清時代的發展,也并不是紅木行業輝煌的斷點,更不是現紅木家具發展的桎梏和難以逾越的天塹,而是深厚的地基,是知識的寶庫,是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古典紅木家具,尤其是宮廷家具,在其等級、規格、制作工藝及裝飾上,的確無可挑剔,現代紅木家具,也多延續了明清時期的風格。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看的更高,走的更遠。
關毅表示,發展絕不能脫離歷史,更不能憑空虛構,紅木家具發展更是如此!
紅木家具的發展必然要建立在古典家具的基礎上。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全盤吸收明清時期的一切,例如極為奢華的裝飾,對皇權至高無上的強調,對封建思想的宣揚,這些都是我們現代所不需要甚至應當摒棄的。在繼承上,要做到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創新上,我們也要有符合時代的東西融入其中,比如處理木材的干燥問題,我們不需要再等待幾十年;在造型上,現代家具喜歡簡潔明了的線條,尊重木材的木性和紋理。這樣我們才能完全理解古典家具繼承和創新的內涵。
“現實的古典家具,是以優質的名貴木材為原料,運用傳統中華古老的榫卯結構,加之以現代人的思想理念和行為,體現中華文明的文化”。這是現代紅木家具的特點,也是每一位家具制造者努力的方向,關毅這樣定義新古典家具。
太和木作就是這樣典型的企業和品牌,關毅也致力于將自己的思想體現在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中。太和木作在制造紅木家具的過程中,一直堅持著清新亮麗的風格,將古代的榫卯結構同現代工藝完美結合,使古典家具的精髓融合到現代藝術的血液中,力求更好地體現出文化的魅力與精神的力量。
采訪結束,關毅先生對紅木家具發展的深刻認識讓我們動容,太和木作在紅木家具制造中的認真與堅持讓我們欽佩。有著這樣一些善于繼承敢于創新的紅木工作者們,我們有理由相信,紅木家具的發展一定會達到更高的頂峰。
上一篇:晨光漫過雕花窗欞時,總會在紫檀木案幾上投下細碎的光斑。案頭那方端硯浸在清露里,旁邊堆疊的線裝書泛著溫潤的米白,硯臺邊緣的纏枝紋與窗外的竹影恰好重疊,仿佛時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