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城冬至 ,一年一度只有今天的陽光穿過屋檐門楣,直射入紫禁城的大殿之內,經地面金磚的反射,可以照亮寶
座上方的牌匾。
這些常年見不到陽光的匾額,此刻如同佛光天降,通體明澈,因太和殿內鋪設宮毯無法反射,這一奇景如今只能在
乾清宮看到。
正午前后,陽光會自左向右由西而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照亮。
尤其是十二點時 "正大光明"會大放光明,這真是自然造化與人類智慧,共同創造的一幕人間仙境!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
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
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
冬至過后的第3天也就是“外國冬至”圣誕節,圣誕節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很早,有明確記載的時間是唐朝。因為圣誕節
這個外國新年離冬至很近,所以又被古人稱之為“外國冬至”。
圣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公歷12
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改革開放之后,更多的中國人或走出國門,或接受外來的文化。國人從愚昧無知變得越來越開明,我們接受了外國
的節日,也慶祝著我們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