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今年新開放參觀區域中,原狀陳列開放的壽康宮格外引人注目。在熱播劇《甄嬛
傳》中,壽康宮就是嬛嬛最后的住所。而在真正的歷史中,位于紫禁城外西路的壽康宮是乾隆
皇帝為生母崇慶皇太后而建造的頤養起居之所,崇慶皇太后在此生活了42年。故宮博物院精心
準備六年,壽康宮一區中軸線與東配殿辟為原狀式展區,復原乾隆朝崇慶皇太后的生活陳設,
讓公眾真正走進后宮,一睹盛世皇太后的風采。

崇慶皇太后畫像
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1693-1777)為乾隆皇帝生母,乾隆皇帝即位后,母以子貴的鈕祜祿
氏被尊為皇太后,徽號崇慶,擁有至尊高貴的身份地位,九上徽號,四下江南。外享街衢巷舞
的萬壽慶典,內享五代同堂的天倫之樂。福壽雙全,享年84歲,是中國古代皇太后中最長壽者
之一。不同于孝莊、慈禧等叱咤風云的歷史名人,她的生平沒有太多的傳奇色彩,她也沒有走
上歷史前臺、手握權柄,而是始終恪守太后的本分,關心皇帝而不干政,慶隆尊養,善始善終
,是一位典型的盛世太后。
乾隆皇帝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但清朝沒有母親節,孝敬母親最好的機會,是母親的整壽。
乾隆十六年(1751年),崇慶太后要過六十歲生日,乾隆決定首次為母親籌辦萬壽慶典,
然而,他卻遇到了一個小小的難題 ……按照規矩,慶典當日,太后要從頤和園出發,沿長
河行至西直門,再由陸路抵達紫禁城。這就是清代萬壽慶典帝后專用的“三十里”御道。
崇慶太后的生日在農歷十一月,長河水路已成冰道,所以太后的座駕選用了冰輦,也就是
一種上部是轎,下部是撬的皇家豪華轎式冰車:
冰車由訓練有素,奔馳如飛的八旗冰鞋營兵士牽引。讓大清帝國告訴好萊塢,什么叫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但在冰凍三尺之上風馳電掣,溫度可想而知,怎一個“冷”字了得?!不過,這難不倒
貼心小棉襖乾隆,他專門為太后發明出“暖冰車”,在原有轎式冰車的底部隔層裝上炭火,
既安全又保暖。農歷十一月十九日,隆冬之中,太后從昆明湖登上專車,轎里和她心里都
溫暖如春,萬壽慶典正式開幕。
時隔兩百多年故宮博物院與太和木作合作在2015年故宮博物院九十壽辰。故宮首次對公眾
開放展覽內府收藏。較之名畫《清明上河圖》日均被數千人排隊參觀,作為“乾隆生母崇
慶皇太后鈕祜祿氏頤養起居之所”的壽康宮因首次解開“神秘面紗”,更引發了每日數萬
人蜂擁而至。
乾隆皇帝送給生母崇慶皇太后的御用紫檀緙絲鑲百寶攢竹絲加點翠漆金彩繪大寶座屏風
壽康宮富麗堂皇,琳瑯滿目。崇慶皇太后在此生活了42年,居住時間最長且最富盛名。在
熱播劇中,壽康宮相傳也為“甄嬛”最后的住所。在故宮九十周年對外開放,此地原狀陳列
展出的古典家具紫擅攢竹嵌玉石七屏式寶座、紫檀攢竹嵌玉石緙絲圍屏等文物家具,早在
2009—2010年就由中國文物學會宮廷家具修復專家、太和木作創始人關毅先生著手進行
修復,這些經修復最大恢復文物原貌的家具,以其美倫美奐、巧奪天工的造型技法,讓慕
名前來參觀游客無不為之驚嘆叫絕。
”據關毅回憶,10年前,他接手此項修復工作時,該寶座因年久失修,未得到較好的保
護和使用,殘損嚴重。整體附著厚厚的塵土及污垢,許多部件或缺失或嚴重收縮與開裂。
談到修復寶座屏風,關毅先生說,分三個步驟:首先,要對其拍照錄像,對破損物件的部
位進行測量,記錄其原態比例尺寸、損害程度,對器型、紋飾和材質依次反復研究;其次,
要進行傳統工藝的處理。如清塵除垢,要用一些軟毛刷、橡膠皮氣吹等,難以清除的污垢,
可使用一些試劑擦拭。如裂縫歸縫時要依據縫隙的規則修復,看是否原拼接處開裂或木質自
身干裂;第三,要進行補配與修復,雕飾部位缺失嚴重,可按同時期的其它物件,根據紋飾表
達的寓意,以其風格手法將其補配修飾。比如起蠟時,不同位置要使用不同的樣制工具。起
蠟完成后用蠟布進行趕蠟,以使蠟質均勻,在使用蠟刷子進行抖蠟拋光,拋光后家具的木質
及包漿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重現風華后的光澤。
2001年,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始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對乾隆花園進行10年修復工
程,2008年起,關毅開始負責乾隆花園木器部分修復,10年來,他為宮廷的木器修復工程
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修復后的宮廷家具,有的將置于展廳、向公眾講述著中國傳統家具
文化,有的則漂洋過海,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傳統文明。
2010年9月,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2011年1月31
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的“養性怡情-——乾隆珍寶展”,驚艷全球;同年,在威斯
康星州的密爾沃基美術館盛大展出;2012年6月12日,慶祝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在香港藝術
館“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大型展覽在香港隆重展出;2014年7月—8月在北京首
都博物館舉辦“長宜茀祿:乾隆花園的秘密”文物家具大型展覽中隆重亮相。本次借故宮博物
院九十壽辰,在主題為“萬歲千秋奉壽康”的原狀陳列展中盛大展出,是其在周游世界后,最
終回歸到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