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木作價值千萬紫檀鹿角椅亮相上海木文化節
太和木作APEC紫檀皇宮椅
海南黃花梨、緬甸金絲楠、臺灣檜木、印度紫檀等世界各地珍奇異木齊聚12月8日至14日舉辦的首屆上海木文化節,其中價值千萬、由太和木構造的“”和亮相APEC會議的紫檀皇宮圈椅尤其吸引觀眾。
據悉,據悉該紫檀皇宮圈椅曾在APEC會議期間,陳設于頤和園聽鸝館、東宮門接待了眾多國際政要,由我國宮廷家具修復專家、太和木作創始人關毅先生,以“故宮乾隆花園收藏的有束腰帶托泥圈椅”為藍本,精選印度小葉紫檀,精心監制而成。
“采天地之精華,博百家之長。”太和木作這款皇宮圈椅將中國傳統文化儒家中庸思想體現的淋漓盡致。首先,皇宮圈椅的造型是方與圓相結合,上圓下方,以圓為主旋律,圓是和諧,圓象征幸福;方是穩健,寧靜致遠。圈是圓,座是方;圓是虛,方是實;圓是活潑的,有動感;方是規矩的,以靜制動。其次,坐在皇宮圈椅上,扶手圓端頭順圓勢略向外轉,像張開的雙臂,虛懷若谷,端頭與茶幾幾面相呼應,獨具匠心。第三,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此款皇宮圈椅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同時,兼具現代化審美意趣,給人以強大的視覺震撼力。做工上,采用有束腰帶托泥的做法,較一般經典式樣更顯得莊重而有氣派。圈椅的雕飾多,但不顯繁瑣,背板和圈椅及椅盤相交的地方使用了4塊面積較大的鏤空角牙,加強了正面觀看的裝飾效果。制作過程中,太和木作團隊對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原版皇宮圈椅進行了改進,略加粗了與靠背板交接的椅圈部位,由此一來,使得皇宮圈椅在觸感上更加厚重,視覺上則更加沉穩、大氣。端坐其上,可以使人盡顯“內圣外王”的非凡氣度。
關毅(左一)與元亨利董事長楊波(左二)、紫檀巨匠顧永琦(中)、伍氏興隆董事長伍炳亮(右二)等中國傳統家具行業領袖精英在上海木文化節期間合影。
首屆上海木文化節旨在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的上海木文化節,不僅展出珍奇異木、木文明之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木雕精品等,還有圍繞中國木文化發展展開的專家論壇、木文化起源及體驗、收藏與拍賣、木藝淘寶等活動。來自海內外的紅木行業人士集聚滬上“華山論劍”,探討紅木產業鏈創新發展模式。
首屆上海木文化節開幕式
以“傳承創新,整合互聯”為主題的首屆上海木文化節,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旅游局、商務委、寶山區政府、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業委員會、中國傢具協會、上海市收藏協會、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及上海福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十二家單位聯合支持主辦。
首屆上海木文化節期間揭幕的上海木文化博物館,作為國內唯一以木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面積達一萬三千平方米,集名木科普、木雕藝術、傢具建筑、文化傳播于一體。由木文明展覽館、紅木科普基地、古木文化館、國家工藝美術大師館及精品展廳等六大板塊構成,將原生態名木文化與木雕工藝相融合,傳遞尊木愛木、木盡其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